理想中的剧场和观众:入芝兰之室,行君子之礼
第2486期文化产业评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剧场观剧,但是,观众们的观剧素质却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如今剧目演出现场,时常有观众做出一些令人不快的举动。就目前来看,中国剧场的现场观众应当了解并遵守必须的观剧礼仪,对于戏剧市场来说,剧场礼仪绝不仅仅是来自观众的一种“仪式感”,更是演员与观众的情感牵绊,是剧院方对观众的引导与教育,是对这个观演大环境的维护。
作者 | 屈欣悦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3327共字 | 预计阅读10分钟
在很多观众眼里,买票进剧场好比买彩票——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比如说,即使是相同价位的票,但在票务网站上购票的时候,观众永远无法预估自己进入剧场看剧时,身边会不会坐着一个手机忘了静音的大叔,或者一个时不时拿出手机刷屏的阿姨,或者是一个间或哭闹两声的孩子。
几乎每个剧目演出后在社交网站上的观众返场评价中,都能看到很多对观剧经历的吐槽:旁边的人带了个吵闹的小孩;黑暗中频频被身边的手机亮光晃到眼睛;身边人时不时拍两张照……
△ 何炅在巡演话剧《水中之书》时,在微博上发出呼吁
这和买火车票上车之后,发现上铺的旅客打呼噜的情况还不一样——这种情况下一副耳塞就能让自己安眠。但在剧场里,这样的现象发生了,作为观众其实每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就像在电影院里,前排观众突然站起身来是一样的。
在剧场中,要求观众“管好自己就行”这种看似是自律其实是懒得管闲事的心态远远不够:观剧观演的环境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自行变好的,剧院方和每一个观众都有责任去维护——无论是之于自己的权利,还是之于整个观演环境。
当前观众观剧的主要成因:体验式消费
单纯为了剧目本身愿意走进剧场的观众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当一个剧目的知名度并没有那么大,流传度并没有那么广的时候,很多时候观众走进剧场的原因其实主要来自身边的宣传。
随着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大部分人是愿意在一个有空的晚上,走进剧院看一场剧。剧目内容本身,也是体验的一部分——毕竟谁都不愿意,费尽周折来到剧院,坐三四个小时,看一出糟糕的、或者看不懂的剧目——尤其是很多剧院都在城市中地段相对偏远的地区。
对于所有“在场发生”的演出,最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观众与演员身临其境地经历。因此,所有的剧场礼仪都是为了观众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很多忠实戏迷票友至今仍然认为,最好的看戏听戏环境还是茶馆茶楼里的小戏台。昆曲的观赏得舒适,最好有桌有椅有茶。京剧与地方戏的观众席最好有瓜子,这样观众可以吃着瓜子叫好。观众热闹了,台上的角儿也能更加出彩。
这种观演习惯是符合戏曲审美的:因为戏曲本身就是娱人的,观众和演员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假的,一笑一哂就好。这种观演条件反而更有利于观众与演员的互动,其实比大剧院要来得更加合适。很多资深戏迷票友深谙什么时候叫好,什么时候喝彩,怎样能让气氛更加活跃,和台上的演员如何互动——这其实就是观赏戏曲时候的“剧场礼仪”。
而大多在剧院上演的戏剧,都要求“入戏”:在一部剧的上演过程中,要求观众和演员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当下的真实环境,把自己代入到剧中的那个环境和背景。因此,所有有可能破坏代入感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比如突然亮起的手机,窃窃私语的讨论,甚至毫无顾忌地拍照摄像——这不管是对演员还是对观众,都是十分糟糕的影响。
△ 2015年,卷福主演的舞台剧《哈姆雷特》在伦敦上演。巡演过程中,他表示深受现场此起彼伏的摄影所影响,并呼吁大家遵守剧场礼仪和规定。
对于一部分观众而言,进入剧场看剧被默认为是一种“阳春白雪”的艺术文化消费,观众内心对于艺术文化的熏陶活动的渴求相当强烈。这种渴求尤其需要周围人的认同:看剧拍照并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简直成为了标配。对各种礼仪与规矩的不了解让很多观众在观看剧目时直接“开拍”。
观众的随意拍照摄像,演出时带着对什么都好奇,忍不住不断询问的孩子;时不时拿出手机进行刷屏;不断“咚咚”掉落在地的手机……而这些在剧场中不断发生的状况真的不能只怪观众。
△ 话剧《杏仁豆腐心》的演员孙小美在巡演过程中直指剧院管理方的工作疏漏
根据2018年9月大麦网发布的中国演出市场行业报告显示,目前演出的平均票价为300元,约相当于中国普通城市工薪阶层月收入的1/10。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看剧”其实是一种较为“奢侈”的消费。——因为奢侈,所以这种经历并不多也并不普遍——尤其是剧院方教育普及工作的缺失和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观众对观剧礼仪的认知缺乏。
剧院方:不仅是演出载体,更是观众的引导教育者
当前剧院方的很多工作,其实只停留在第一步,就是如何吸引观众进入剧场。
一部剧的受众必然是有划分和限制的——很难找到一部剧是适合所有年龄层次或者不同社会身份的观众。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不得不提出思考:对于不同的观众群体,剧院在宣传上是否做到区别或者兼顾?
△ 近日火热巡演的音乐剧《摇滚学校》特意标注了受众定位:适合家庭一同观看的剧目
然而不少情况下,剧院在宣传时不大会特意标注这部剧目的目标受众。甚至有制作人透露,在一些引入剧目上演结束后,甚至发现剧院工作人员对剧目的理解和剧目本身表达思想完全相反的情况——可以预见,这样的现实状况最终会导致怎样市场的宣传。
△ 来自热心戏迷们汇总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
不夸张的说,很多观众在走进剧院时,都是对于剧目一无所知的——因为根据剧院的宣传,根本看不出这是什么样的剧:大多数情况我们只能看到,这部剧目多少荣誉傍身,导演演员履历璀璨醒目,但是对于这个剧目的内容介绍也只寥寥几笔,也不会提醒观众提前做些准备工作:这也无怪不少观众一头雾水地坐在观众席了。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看观众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理解了:动辄两三个小时的市场本就容易让人厌烦,再碰上不感兴趣甚至看不懂的剧目,简直就是如坐针毡。而票价的“高昂”又让人实在不忍“弃剧”。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打开手机或者找些“有限的消遣”——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开小差”。
而对于现场观演环境的维持,令观众有切身感受的剧院方较为明显的行动,好像仅仅停留在进场检票前例行公事的“手机静音或关机,场内禁止摄像”,以及在演出过程中对于拍摄行为的制止——红外线的光点的提醒示意。
而从观众视角而言,对剧院方直接了当地告诉自已“怎么办”的行为,难免会产生“为什么”的质疑:为什么剧院要屏蔽我的信号?为什么不能录音?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怎么就侵犯版权了……
剧院方看似“高效”地直接解决问题本身的行为,其实指标不治本: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怎样解决问题的根源,即怎样让观众弄清楚剧场礼仪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才能让观众自发去遵守。
剧场礼仪的维护:大禹治水,在于疏不在于堵
对于观众剧院礼仪的培养,剧场方要做的从来都不是举个“禁止拍照摄像”的牌子,或者例行公事贴个标语就够的。对于不同观众不同剧目,探索合适的方式才是关键。
有观众在微博上分享,她今年最佳的观剧环境,竟然来自于一场儿童剧。令她感触很深的是剧院方的做法。剧院方开场前的引导语让她印象十分深刻:
“恳请大家关掉手机,因为这部戏的制作运用了黑暗美学,电话进来屏幕亮光都会影响。大家给现场的小朋友们做个好榜样。也希望小朋友们帮我们监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大家平时很难得有脱离手机的时刻,这部戏很短,45分钟。希望大家能做到。”
令这个观众感叹的是,那天的孩子们竟然真的安安静静看完了整部剧。剧场里面在她视线范围内全程没有一点手机屏幕的亮光。
而其实对于整个观演环境的维护,剧院的态度也是观众的态度。
所有观众都有“猎奇心理”,有一些观众在剧场里其实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不遵守剧场礼仪,这个时候对于少部分的剧场观众而言,遵守剧场礼仪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满足自己的私心开始变得无可厚非。
甚至,在剧院态度和行动不够明确的情况下,观众对于身边观演环境的维护都开始变得有心无力。很多热心观众都有过好意提醒却被责怪“多管闲事”的遭遇——尤其当剧院方也对此不做表示甚至是默许的话,剧场礼仪开始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对观演环境的维护只会变得越来越艰难。甚至连那一部分“忠实观众”都开始逐渐流失,对观众群体的配养只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结语
对于戏剧市场而言,重点绝不仅仅在于剧目的生产制作,任何环节的微小缺失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对于戏剧市场来说,剧场礼仪绝不仅仅是来自观众的一种“仪式感”,更是演员与观众的情感牵绊,是剧院方对观众的引导与教育,是对这个观演大环境的维护。
这种环境的维护是有助于整个市场的发展的——所以它绝不是一个可以自行变好的事情,这需要剧院方和观众的共同努力:虽然艰难,但总得去做;虽任重道远前路漫漫,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